雖然大學就讀的科系屬於完全的不同領域,但John憑藉著對英文的強烈興趣與自學能力,裸考參加多益測驗甚至獲得了滿分990。而原先只是投遞立言翻譯實習職位的John,後來甚至轉為正職員工、正式加入了我們的大家庭,並持續與我們合作無間。很高興能帶領他走上以前未曾想過卻從此熱愛的翻譯之路,也祝福他在這條路上能獲得更好的收穫!
2018年夏天,我抱著試試無妨的想法在104人力銀行上向立言翻譯投了履歷,履歷上沒有寫太多、也沒有太多可以寫;除了多益分數,無論是背景或經歷都與翻譯這一行八竿子打不著。不過,公司的人資似乎對於我貧瘠的履歷沒有太大的意見,於幾天後便收到了翻譯筆試的信件。72小時的筆試時間雖然綽綽有餘,但我還是謹慎地重複檢查了多遍才寄回,並在一系列的現場筆試與面試之後,錄取了實習的職位。
到公司任職的第一天,翻譯的是某國內大學的校內章程。這類型的文件在學期間即便是中文版的都鮮少會去翻閱,更別提要翻譯成英文版。面對沒有寫過的文體,只能盡量多做查證並參考先前案子的寫作方式;一天下來,手點滑鼠的時間基本上超過打字的時間。翻譯後的文件會由專案經理寄給外籍校稿師進行校稿;很幸運的是,在我實習期間,公司的外籍校稿師在校稿上非常仔細,每一份校稿後的檔案總是留下滿滿的追蹤修訂痕跡。初次打開文件時難免會備感挫折,但是隨著一件件案件交回到自己手上進行最終審查,我發現自己總是能同時吸收到措辭、構句上的訣竅;自此之後,我便視「審查」為個人學習的重要機會。實習的過程並無太多變化,每天基本上都是進行著一樣的工作:翻譯、送校稿、審查與學習。然而在此規律之中,我體會到翻譯並非只是單純的語言轉換,而是另一種形式的代筆,差別僅在於客戶想傳達的意思並非飄渺無形的概念,而是實際的文字。因此,譯者的工作即是將困於原文囹圄之中的概念提煉出來,再以另一個語言重新詮釋。
身為一名譯者,翻譯時所受到的最大考驗無非是對於原文所描述之內容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的翻譯工作與其說是寫作,倒更像是另一種學習,著實適合好奇心旺盛的人;不過這畢竟是有時間限制的工作,除了精準的查證,更切莫陷入鑽牛角尖。在實習過程中,所接到最有趣的案子幾乎都屬於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領域,例如藝術設計作品的介紹、海軍陸戰隊儀隊表演的司儀講稿等,這種較為生僻的領域比較不容易找到相對應的英文,有時是由於該領域沒有統一中英用詞的必要,又有些是因為該領域在東西文化圈有各自的發展。此時譯者只能單方向地從中文向英文逼近,在網路上抽絲剝繭,翻閱各類網頁、文件以不斷和原文比較,找尋與缺口吻合的那塊拼圖。當將合適的字詞放入句子之中,心中的感覺十分舒暢。外籍校稿師Molly曾將翻譯的查證工作比擬為考古尋寶的印第安納瓊斯;確實,尋找正確翻譯的過程猶如尋找法櫃的藏身處、或選擇正確的聖杯。在找到的剎那,耳邊彷彿有人輕語:「You have chosen wisely.」。翻譯過程中更可以一窺未知領域的秘密,碰觸自已從來無意接觸的世界一隅。當然,有時候也會翻譯一些專業性較高的文件,此時就不只是特定用詞需要查證,而是連看似一般的敘述性用詞都有可能已有特別的習慣用法。這種情況下的查證難免令人焦躁萬分,任何一處看似平凡不起眼的原文都無法輕易放過,只怕會有所遺漏。
實習結束後,主管表示希望能以正職續聘,我亦有意繼續在實際操作中增加自己對翻譯的熟練度,便決定繼續留任正職翻譯。正職的工作內容除了進行翻譯外,也需要針對外部譯者和校稿師所寄回的譯文稿件進行最後的審查和修正,其中印象較為深刻的是某海外皮革公司的網路文案。該案的中文內容是從日文翻譯而來,與原始的日文之間有些模糊偏差,而這些差異在中譯英的過程中更進一步的放大,猶如傳話遊戲般出現了邏輯上不甚合理的譯文。為了予以修正,此時所進行的查證工作與其說是校閱,更像是在做主題研究,比對中文、日文、英文等皮革相關網頁上的資訊,以找出相對應的翻譯。除了審查和修正,亦須協助新進實習生和新手譯者快速上手翻譯工作,尤其在查證方面提供建議和指導。在指導新進人員時,需針對其譯文做用詞、句構正確性的審查,以避免外籍校稿師在潤稿時理解錯誤,我也需要在審查後挑出一些錯誤作為講解的例子,並將自己平常習慣的工作方式整理成容易理解並採用的原則,以方便新進人員學習。與此同時,這項作業也幫助自己了解工作上的流程是否有可以再調整之處。
整體而言,從實習開始至今學了不少,然而翻譯案件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實無在每一個領域皆達到精通的可能。在此一工作上,我認為初期最重要的是保有好奇心,對於所不理解的領域要有探究的衝動。然而,最理想的情況仍是能對於一些特定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能夠提升翻譯速度外,亦能確保所翻譯出來的文件文意正確、文法無誤,並在用詞上更符合該領域專業人士的習慣說法,讓交回客戶手中的譯文能夠忠實地傳達原文的內涵。